《音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
音乐
|
课程类型
|
T
|
适用专业
|
幼儿保育
|
授课系部
|
幼儿保育
|
开设学期
|
1.2.3
|
学时/学分
|
108/6
|
编写执笔人
|
杨森
|
审定负责人
|
陈晓娜
|
编写日期
|
2021.8.20
|
审定(修订)日期
|
2021.8.27
|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的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音乐具有一定相关知识以及对音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光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声乐为主线,系统学习共鸣位置、气息支持、咬字吐字、作品处理和童声训练等知识。同时,将音乐素质及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为舞蹈及钢琴学习铺垫必要的音乐知识。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第一章音乐理论;第二章音乐的演唱方法;第三章表现方式;第四章;第五章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巧。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幼儿教育的教学或辅助人员。
(二)具体目标
1.素质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具有一定相关知识以及对音乐的基本演唱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
2.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的要求:
1、音乐基本概论
2、演唱方法
3、音乐的表现方式
4、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创作技巧
3.能力
培养学生对培养幼儿教育的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
4.课程思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音乐的基本能力,能够掌握音乐的知识、掌握各音乐的风格特点,掌握演唱灵感的方式、了解音乐的素养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日常对于音乐的思想。
四、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表1
序号
|
模块(项目/单元)名称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参考学时
|
理论
|
实践
|
1
|
音乐的理论
|
1、能总结出音乐的主要特点;
2、掌握各音乐的风格特点;
3、掌握其他学科对音乐的影响;
|
讲授法,案,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音乐教室
|
6
|
6
|
2
|
演唱方法
|
1、掌握音乐的演唱方法
2、掌握音乐演唱专业性的体现
3、掌握演唱方法的作用
4、掌握音乐演唱的发展
|
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音乐教室
|
16
|
16
|
3
|
音乐的表现方式
|
1、掌握理解音乐的表现方式
2、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自主性主动性的结合
3、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的设计
4、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风格的影响
|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音乐教室
|
14
|
16
|
4
|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巧
|
1、掌握音乐在教学中的应用
2、掌握教学方法
3、掌握弹奏乐器技能
4、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音乐教室
|
18
|
16
|
合计:108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50 %)
|
54
|
54
|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表5-1
模块(项目/单元)1:
|
音乐的理论
|
参考学时
|
理论
|
6
|
实践
|
6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
1、能总结出音乐的主要特点;
2、掌握各音乐的风格特点;
3、掌握其他学科对音乐的影响;
|
学习内容
|
重点:能总结出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掌握各音乐的风格特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讲授法,案例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教学活动设计
|
引导案例
音乐作为幼儿保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音乐专业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讲授内容
1音乐的特点
2音乐的风格特点
3其他学科对其影响
思考与练习
1. 音乐有哪些特点?
2. 音乐有哪些风格特点?
课堂实训
分析一首歌的风格特点。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室,钢琴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音乐的主要特点;
|
考查
|
技能
|
音乐的风格特点;
|
权重
|
20%
|
态度
|
自主学习能力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本章以《音乐理论知识》传达了音乐的定义、特点。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深入了解音乐的主要特点和风格特征,结合理论进行探究和实践,以增加学习兴趣。
|
|
|
|
|
|
|
|
|
表5-2
模块(项目/单元)2:
|
演唱方法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6
|
实践
|
16
|
学习目标
|
本章将
1、掌握音乐的演唱方法
2、掌握音乐演唱专业性的体现
3、掌握演唱方法的作用
4、掌握音乐演唱的发展
|
学习内容
|
重点:掌握音乐演唱专业性的体现
难点:掌握音乐的演唱方法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教学活动设计
|
引导案例《小篱笆》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舒缓悠扬的三拍子音乐呈现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结束句的水滴声又体现了欢快跳跃的不同风格,乐曲的意境与歌词内容符合近阶段孩子的生活经验。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讲授内容
1、掌握音乐的演唱方法
2、掌握音乐演唱专业性的体现
3、掌握演唱方法的作用
4、掌握音乐演唱的发展
思考与练习
1. 演唱方法的作用?
2.演唱的方法?
课堂实训
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择一首作品演唱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室,钢琴,音响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演唱方法
|
考查
|
技能
|
演唱方法
|
权重
|
30%
|
态度
|
自主学习能力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本章主要学习练声的目的是要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改变平时生活中自然的发声习惯,使之成为符合歌唱发声的习惯和状态掌握演唱方法。
|
|
|
|
|
|
|
|
|
表5-3
模块(项目/单元)3:
|
音乐的表现方式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4
|
实践
|
16
|
学习目标
|
本章通过学习
1、掌握理解音乐的表现方式
2、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自主性主动性的结合
3、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的设计
4、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风格的影响
|
学习内容
|
重点:理解音乐的表现方式
难点:掌握音乐的表现方式风格的影响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教学活动设计
|
引导案例
这里介绍几种较典型的音乐表现方式,也许会对初听音乐的同志起到引路的作用。
1.模拟性
模拟性是指用音乐音响去模仿现实生活中的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
这是一种最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我们分别来听几个例子。在《百鸟朝凤》中,唢呐维妙维肖地模拟出百鸟的鸣叫,使我们有如置身于浓密的林荫之中。而在《大峡谷》中,交响乐队通过对毛驴步伐声音的生动描绘,为我们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毛驴行进在山间小路上的生动形象。可以说,模拟手法作为一种与生活现实最为接近的手法,为我们理解音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讲授内容
1、音乐的表现方式
2、音乐的表现方式自主性主动性的结合
3、音乐的表现方式的设计
4、音乐的表现方式风格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1.
音乐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2. 举例说明中西方音乐的表现表现形式
课堂实训
选择一首作品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室,钢琴,音响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音乐的表现方式
|
考查
|
技能
|
表现方式风格的影响
|
权重
|
25%
|
态度
|
自主学习能力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本章探讨了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学习音乐的表现方式,为后续的学习打牢基础。
|
|
|
|
|
|
|
|
|
表5-4
模块(项目/单元)4:
|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巧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8
|
实践
|
16
|
学习目标
|
本章主要介绍
1、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学方法
3、弹奏乐器技能
4、音乐教室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
学习内容
|
重点:音乐教师基本素养
难点: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
教学活动设计
|
引导案例
音乐课堂教学是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技能,既是音乐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师具备从师任教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音乐教师教育是孕育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摇篮,肩负培养职前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使命。从当前的现实状况看,音乐教师教育面临着教师专业化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双重压力。
讲授内容
1、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学方法
3、弹奏乐器技能
4、音乐教室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思考与练习
1. 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课堂实训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讲解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室,钢琴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
|
考查
|
技能
|
教学方法
|
权重
|
25%
|
态度
|
自主学习能力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本章探讨了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明确音乐,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创造性思维。
|
|
|
|
|
|
|
|
|
表5-5
六、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师资条件要求
师资组成表 表6-1
教师
|
人数
条件
|
专业技术职务条件
|
职业资格条件
|
专业领域
|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
课程负责人
|
1
|
相关专业技术
|
相关资格条件
|
幼儿保育专业
|
专业课程教学
|
主讲教师
|
2
|
相关专业技术
|
相关资格条件
|
乐理、视唱练耳
|
专业课程教学
|
外聘教师
|
|
|
|
|
|
…
|
|
|
|
|
|
(二)教学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和实际操作演示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实际操作演示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利用钢琴,音乐伴奏工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准确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为目标,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原则,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制度需求为根本,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
(1)分级教学
针对我校学生音乐基础不同的现状,实施分级教学,以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基础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学习较有难度的作品按照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完成音乐作品。
(2)实例教学
“实例教学”教学法。它很适合音乐课程的教学,因为该类课程大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音乐技能。
(3)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边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介绍和讲解,一边现场演示实际演唱方法,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练习实践,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
1、针对本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水平和当地实习要求编写辅助材料。
2、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选择练习曲目。
3、做到联系实际及时更新教材的习题和实训部分内容。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本课程项目导向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理解与应用的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
1、多媒体教室的投入与使用。
2、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3、实训条件改善和基地建设的完善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本课程教学。
4、成熟幼儿园实习联合单位的稳定,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七、考核评价
(一)考核评价方法
《音乐》包括歌唱和表演两个部分。因此,学业评价既要考核歌唱水平,也要考核表演能力。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2)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歌曲演唱
考试时间:单首作品考试4分钟内。
(3)期末考试题型:抽签演唱
(二)评价标准
(1)教学评价应体现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型课程的特点,突出过程评价和阶段评价,结合学习态度、课堂问答、学生实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
(3)评价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肯专研的学生应在评价时给予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