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
课程类型
|
考试
|
适用专业
|
幼儿保育
|
授课系部
|
幼儿保育
|
开设学期
|
2
|
学时/学分
|
72 /4
|
编写执笔人
|
杨森
|
审定负责人
|
陈晓娜
|
编写日期
|
2021.8.22
|
审定(修订)日期
|
2021.8.27
|
一、课程性质
《幼儿卫生保健》是研究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设计思路
《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内容涵盖丰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首先本学科中的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也是生物体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人体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但是生长发育的速度在各年龄阶段并非一致,而是时快、时慢,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教学上要求以基础理论为依托,结合课内讨论、课外实训,将儿童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特点、心理变化特点、典型的行为特征、与外界环境的适应、预防及解决措施、实践运用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掌握儿童在各年龄段身体、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典型特征,及相应问题的预防、解决处理方法。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知识和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幼儿卫生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理解幼儿八大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感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其保育要点;
(3)、了解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4)、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懂得幼儿膳食的配置;
(5)、熟悉幼儿常见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
(6)、了解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7)、掌握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掌握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
(8)、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2、能力目标
(1)、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
(2)、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
(3)、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
(4)、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
(5)、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滴药、及外耳道滴药等。
3、素质目标
(1)、具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2)、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
(3)、具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应对能力素质;
(4)、具备较高的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素质。
4.课程思政要求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通过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榜样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更新教学理念,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并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继而为他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正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功能性的有效改革,了解科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学生对学科的认可,继而从根本上完成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四、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序号
|
模块(项目/单元)名称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参考学时
|
理论
|
实践
|
1
|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
1、奇妙的人体
2、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8
|
0
|
2
|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
1、幼儿的生长发育
2、幼儿健康检查
3、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8
|
0
|
3
|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
1、幼儿的营养卫生
2、幼儿膳食的配置及饮食卫生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8
|
0
|
4
|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
1、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2、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3、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疾病及预防
4、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8
|
0
|
5
|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
1、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
2、常用的护理技术
3、常用到的急救技术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10
|
0
|
6
|
幼儿的心理健康
|
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2、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10
|
0
|
7
|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
1、幼儿的生活制度
2、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10
|
0
|
8
|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
1、幼儿园园址的选择
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
3、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室
|
10
|
0
|
合计:7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0 %)
|
72
|
0
|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表5-1
模块(项目/单元)1:
|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
参考学时
|
理论
|
8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1、了解并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基本机构
2、人体的生理特征及生理功能调节
3、了解并掌握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
学习内容
|
重点: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基本机构;尤其是掌握幼儿各大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为以后的幼儿园工作打好基础
难点:如何以相对简单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本章知识重点;同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奇妙的人体
1、人体的基本形态
2、人体的基本结构
3、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调节功能
二、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1、运动系统
2、呼吸系统
3、循环系统
4、消化系统
5、排泄系统
6、内分泌系统
7、神经系统
8、生殖系统
9、感觉器官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掌握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
随堂提问
|
技能
|
人体的生理特征及生理功能调节
|
权重
|
11%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2
模块(项目/单元)2:
|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
参考学时
|
理论
|
8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掌握幼儿健康检查的常规方法,学会如何对幼儿生长发育做出正确判断。
|
学习内容
|
重点: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及规律;
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掌握幼儿健康检查的常规方法
难点:如何将幼儿健康检查方法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起来,并通过幼儿健康检查的结果判断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幼儿的生长发育
1、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情况
2、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幼儿健康检查
1、健康检查的时间
2、健康检查的内容
3、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
三、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
1、评价指标
2、评价标准
3、评价方法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
随堂提问
|
技能
|
如何将幼儿健康检查方法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起来,并通过幼儿健康检查的结果判断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
|
权重
|
11%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3
模块(项目/单元)3:
|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
参考学时
|
理论
|
8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营养的基础知识及对于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
掌握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生理功能、对人体的意义;
掌握幼儿膳食的配置及饮食卫生及如何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
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的种类,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
学习内容
|
重点: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主要营养物质的功能、食物来源、缺乏时机体的表现;如何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的膳食环境
难点:如何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制作一份平衡、健康的膳食配置。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幼儿的营养卫生
1、关于营养
2、营养与幼儿的生长发育
3、幼儿需要的营养素
二、幼儿膳食的配置及饮食卫生
1、幼儿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
2、幼儿的膳食特点
3、幼儿健康的膳食环境
4、幼儿膳食的配置
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6、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了解营养的基础知识及对于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
|
随堂提问
|
技能
|
如何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制作一份平衡、健康的膳食配置
|
权重
|
11%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4
模块(项目/单元)4:
|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
参考学时
|
理论
|
8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种类、病因、症状、预防;对于幼儿园常见疾病初步判断的能力
|
学习内容
|
重点:掌握幼儿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预防
难点:如何使学生能够对常见疾病做出初步正确的判断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1、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1、病毒性传染病
2、细菌性传染病
三、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疾病及预防
四、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种类、病因、症状、预防
|
随堂提问
|
技能
|
如何使学生能够对常见疾病做出初步正确的判断
|
权重
|
11%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5
模块(项目/单元)5:
|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0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常见的护理技术,学会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了解如何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
学习内容
|
重点:掌握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要点;
掌握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易处理以及如何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难点:如何将书中知识点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
1、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2、安全教育的内容
3、常规的安全措施
二、常用的护理技术
1、测体温
2、物理降温法
3、热敷法
4、喂药
5、滴眼药
6、滴鼻药
7、滴耳药
8、止鼻血
9、简易通便法
三、常用到的急救技术
1、判断病情的轻重
2、急救的原则
3、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和预防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了解如何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
随堂提问
|
技能
|
掌握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要点
|
权重
|
14%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6
模块(项目/单元)6:
|
幼儿的心理健康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0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掌握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做一个基本的评估;
掌握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原因、表现以及矫正方式以及幼儿园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张心理健康教育。让同学们明确心理卫生问题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
学习内容
|
重点:掌握如何发展、处理、矫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性产生重视以便在今后的幼儿园工作中如何正确地对待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难点:如何发现、正确处理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快
3、人际关系和谐
4、行为协调统一
5、性格乐观开朗
6、自我意识良好
二、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1、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鉴别
2、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1)情绪障碍
(2)行为障碍
(3)品行障碍
(4)学习障碍
(5)其他行为异常与精神疾病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2、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
3、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密切家园合作,增强教育合力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掌握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做一个基本的评估;
|
随堂提问
|
技能
|
如何发现、正确处理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
权重
|
14%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7
模块(项目/单元)7:
|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0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的基本内容,从而明确幼儿园每日生活、卫生制度的依据、流程及意义。
|
学习内容
|
重点:掌握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晨午检查和全日健康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传染病管理和安全措施。
难点:如何有条不紊地实施幼儿园每日生活、卫生制度。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幼儿的生活制度
1、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
2、制定生活制度的原则
3、制定生活制度的内容及要求
4、幼儿生活作息制度举例
二、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
1、健康检查制度
2、膳食管理制度
3、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
4、预防疾病制度和体格锻炼制度
5、环境卫生和幼儿个人卫生制度
6、安全制度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了解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的基本内容
|
随堂提问
|
技能
|
如何有条不紊地实施幼儿园每日生活、卫生制度。
|
权重
|
14%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表5-8
模块(项目/单元)8:
|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
参考学时
|
理论
|
10
|
实践
|
0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
学习内容
|
重点:幼儿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基本要求
难点:幼儿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基本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内容
一、幼儿园园址的选择
1、园址的选择
2、环境污染对幼儿健康的影响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
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2、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卫生要求
3、幼儿园户内环境的卫生要求
三、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设备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幼儿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基本要求
|
随堂提问
|
技能
|
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
权重
|
14%
|
态度
|
掌握幼儿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
|
|
|
|
|
|
六、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师资条件要求
师资组成表 表6-1
教师
|
人数
条件
|
专业技术职务条件
|
职业资格条件
|
专业领域
|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
课程负责人
|
1
|
相关专业技术
|
相关资格条件
|
幼儿保育
|
专业课程教学
|
主讲教师
|
5
|
相关专业技幼术
|
相关资格条件
|
幼儿保育
|
专业课程教学
|
外聘教师
|
|
|
|
|
|
…
|
|
|
|
|
|
(二)教学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和实际操作演示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实际操作演示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
① 课堂教学与训练 采用讲授、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进
行教学。如,对于幼儿解剖生理部分,教师利用挂图、模型、幻灯、投影、动画 等方法辅助讲解,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 外事故急救处理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手段,小组合作学
习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 安排有课程实习见习, 讲授学习幼儿健康检查和评价时, 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操作;学习托幼园所保健内容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
参观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运用儿童保健实训室、生理实验室,为学生上见习和实训课;组织学生到附近幼儿园去了解、观察不同年龄阶
段儿童的心理特征,了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参观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房舍、 设备布局和卫生管理措施, 听园长介绍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和对幼儿常见病与传染 病的管理, 考察幼儿园幼儿卫生要求与做法,
观察幼儿的课外活动和课上表现等, 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两种。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
七、考核评价
(一)考核与评价:
考试以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考试成绩85—100分为优秀,75—84为良好,60—74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需要进行补考,补考及格的学生在成绩单中记为补及。
(二)评价建议: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特别在实习实训环节,要力争做到评价公平、公正、多元化的评价原则。
(三)教材编写与建议:
1、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启发性。
2、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要为本,理论知识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
3、增强实践应用环节,以便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