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本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培养方案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课程标准

所属分类:培养方案 发部人:admin 发布时间:2021-09-03 10:57:10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

课程类型

考试

适用专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授课系部

旅游服务与管理

开设学期

3.4

学时/学分

144/8

编写执笔人

李响

审定负责人

杨森

编写日期

2021.8.22

审定(修订)日期

2021.8.27

一、课程性质

《旅游客源地概况》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介绍、研究中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方面内容的学科。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主要客源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内容学习和研究,熟悉、掌握相关内容,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课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时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是《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导游业务》的后续课。

二、课程设计思路

针对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以及对员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选取适用于旅游管理岗位职责需求的课程内容,强化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世界旅游资源、世界旅游客流、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以及世界旅游宏观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从而一改过去基本知识介绍多,基础理论阐释少的弊端。

1.按照旅游的职业工作过程,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设计理念,突出能力为本位,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2.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

3.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按照“五突出”原则(即突出行业特点、突出岗位特点、突出学校特点、突出师资特点、突出学生学习特点),建立科学、丰富、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本能力实训、专业核心能力实训、专业综合能力实训”等三段实践教学项目。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主要客源国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认识,能掌握较为全面的客源地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也为从事饭店、旅游管理等专业工作者以优质服务接待各国来华游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学会多学科、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旅游欣赏能力,具有生态保护意识与创新设计意识。

2.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的要求:

1)掌握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的民族风情和饮食禁忌、生活礼仪等知识;

2)掌握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旅游资源;

3)了解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经历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

3.能力

具备为主要客源国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准确识别出各种人文旅游资源所属类型,能够熟练讲解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历史文化。

4.课程思政

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以适应“新旅游”时代需要和应用为目的,突出旅游地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特色,以必须够用为主,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宽容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注意课堂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序号

模块(项目/单元)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场所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1

世界旅游客源市场

世界旅游业及旅游区概况,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

多媒体教学

教室

 

6

20

2

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

中国旅游业概况;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

案例教学、情景教学

教室、旅游景点

 

4

20

3

亚太地区

1日本

2韩国和朝鲜

3蒙古

4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越南

5印度、巴基斯坦

6哈萨克斯坦

7澳大利亚、新西兰

多媒体教学

教室

 

4

10

4

欧洲地区

1英国

2德国

3法国

4俄罗斯

5意大利、西班牙

6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瑞士

7瑞士、丹麦、挪威、芬兰

案例教学

教室、旅游景点

 

10

30

5

美洲地区

1美国

2加拿大

3巴西

案例教学

教室

10

10

6

中东和非洲地区

1埃及

2沙特阿拉伯

3以色列

4南非

案例教学

教室

10

10

合计:14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69%

44

100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5-1

模块(项目/单元)1

世界旅游客源市场

参考学时

理论

6

实践

20

学习目标

1世界旅游业概况

2世界旅游区概况

3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

学习内容

重点:1世界旅游业概况

2世界旅游区概况

难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案例

讲解世界旅游业发展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掌握世界旅游区发展特点及发展任务,谈谈你对你对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讲授内容

分析国际旅游市场的特点,设计适合中国旅客的旅游路线

思考与练习

如何设计客源市场开发方案

课堂实训

召开出境说明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方式

主要考核点

知识

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掌握世界六大旅游区的基本概况;了解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新格局及其发展前景。

课堂笔记

技能

能够正确认识旅游服务工作。

权重

10%

态度

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耐心细致、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着重培养学生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5-2

模块(项目/单元)2

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

参考学时

理论

4

实践

20

学习目标

1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海外游客的市场特征

3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

重点:1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海外游客的市场特征

难点: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案例

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现状,港澳台客源市场继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分析地域结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讲授内容

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海外游客的市场特征

思考与练习

分析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课堂实训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方式

主要考核点

知识

了解中国旅游业概况,掌握其八大转变过程;了解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主要标志。

课堂笔记

技能

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点;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开发前景。

权重

20%

态度

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宽容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着重培养学生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开发前景

5-3

模块(项目/单元)3

亚太地区

参考学时

理论

4

实践

10

学习目标

1. 掌握亚太地区国家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与民族礼仪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2. 亚太地区国家的简史、民族文化、国家体制、经济状况

学习内容

重点:亚太地区国家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与民族礼仪基础理论知识;

难点:亚太地区国家的简史、民族文化、国家体制、经济状况。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案例

亚太地区旅游资源概况,分析各成员国对华关系,分析客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讲授内容

各国国家概况,旅游资源,对华政策及开放战略。

思考与练习

各国对华政策有哪些相同点

课堂实训

来华旅游有哪些相关政策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方式

主要考核点

知识

掌握我国主要客源国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认识,掌握较为全面的客源国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课堂笔记

技能

掌握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的民族风情和饮食禁忌、生活礼仪等知识,具备为主要客源国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权重

35%

态度

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宽容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的民族风情和饮食禁忌、生活礼仪等知识,具备为主要客源国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5-4

模块(项目/单元)4

中东和非洲地区

参考学时

理论

10

实践

30

学习目标

1握中东和非洲旅游区主要客源国家的简史、民族文化、国家体制、经济状况,掌握中东和非洲旅游区主要客源国家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与民族礼仪。

2掌握中东和非洲旅游区主要客源国家的旅游资源特色和主要旅游地。

3掌握中东和非洲旅游区主要客源国家与中国的交往。

学习内容

重点: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难点: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案例

非洲的旅游业主要接待国际旅游者,其最大的客源市场是欧洲,约占国际游客总数的45%,本地区内的游客约占30%,美洲的游客约占5%。欧美已成为非洲主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非洲旅游区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相邻。 

塞内加尔戈雷岛、加纳海岸角、肯尼亚耶稣堡、坦桑尼亚的巴加莫约等地的奴隶堡,是当年欧洲殖民者从事奴隶贸易时用来关押被捕捉、诱骗的黑人的据点,是腥风血雨岁月的见证。现在这些名胜古迹大多已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也是游人观赏、凭吊的场所。 

非洲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野生动植物,发展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众多的珍禽异兽使非洲享有“动物世界”之美誉,是世界上天然动物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根据以上案例,请分析为什么非洲的客流主要来自于欧美地区。

讲授内容

1.简单介绍埃及的“闻风节”? 

2.简述埃及政府是如何重视和发展旅游业的? 

3.简述以色列的简史? 

4.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对南非客人应注意那些风俗习惯? 

5.简述南非的经济特点?

思考与练习

1.伊斯兰教的餐饮习惯和忌讳有哪些? 

2.讨论埃及旅游资源的特点?

课堂实训

分析对外政策与中埃关系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方式

主要考核点

知识

了解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其人文习俗及旅游业发展状况。

课堂笔记

技能

掌握本区各国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权重

15%

态度

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耐心细致、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着重培养学生了解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5-5

模块(项目/单元)5

美洲地区

参考学时

理论

10

实践

10

学习目标

掌握本区各国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学习内容

重点:美国、加拿大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难点:巴西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案例

以加拿大为例,分析中加关系,经济政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旅游业的特点。

讲授内容

简述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的国家概况,旅游资源,对华关系,出境旅游及客源特点。

思考与练习

1、美国包括哪些文化习俗礼仪?

2、各国经济政策是怎样的?

课堂实训

各国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方式

主要考核点

知识

了解美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其人文习俗及旅游业发展状况。

课堂笔记

技能

掌握本区各国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权重

10%

态度

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耐心细致、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本区各国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模块(项目/单元)6

中东和非洲地区

参考学时

理论

10

实践

10

学习目标

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旅游资源

学习内容

重点:埃及、沙特阿拉伯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旅游资源

难点:以色列、南非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旅游资源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案例

萨哈尔(Sahel)亚区的沙化为例,分析其畜牧业发展政策

讲授内容

1.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

2.萨哈尔(Sahel)亚区的沙化

3.非洲受损河流生态系统恢复

4.非洲矿区的生态恢复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撒哈尔沙地和我国沙漠化治理模式的异同点

结合非洲矿区恢复的案例,试说明非洲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的关系

课堂实训

从种群和群落恢复的理论分析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点

查找相关资料,分析非洲生态退化的主要特征和分布情况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方式

主要考核点

知识

了解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其人文习俗及旅游业发展状况。

课堂笔记

技能

掌握本区各国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及社会风土人情。

权重

10%

态度

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耐心细致、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着重培养学生了解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国情概况、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其人文习俗及旅游业发展状况。

六、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师资条件要求

师资组成表                        6-1

教师

人数

条件

专业技术职务条件

职业资格条件

专业领域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课程负责人

1

相关专业技术

相关师资条件

旅游

专业课程教学

主讲教师

5

相关专业技术

相关师资条件

旅游、导游

专业课程教学

外聘教师

 

 

 

 

 

 

 

 

 

 

(二)教学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和实际操作演示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实际操作演示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利用多种绘画工具,或者利用绘画软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准确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插画设计能力为目标,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原则,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制度需求为根本,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

1)分级教学 

针对我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实施分级教学,以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基础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方面的高级技能和按照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完成大作业。

2)实例教学,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它很适合导游、旅游类课程比如“旅游地理”的教学,因为该类课程大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地理讲解方式。同时由于这些课程知识内容更新很快,任务驱动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时代与学科知识发展的特点。我们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的每一章都设计了多个实例进行 “任务驱动”教学。

3)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边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介绍和讲解,一边现场演示实际讲解技法,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练习实践,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

目前选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想。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本课程项目导向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理解与应用的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和实际操作演示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实际操作演示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及时准确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考核评价

(一)考核评价方法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因此,学业评价既要考核理论知识,也要考核实践操作能力。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情景模拟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2)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理论考试

考试时间:理论考试90分钟。

3)期末考试题型:选择和简答题

(二)评价标准

1教学评价应体现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型课程的特点,突出过程评价和阶段评价,结合学习态度、课堂问答、学生实践、项目设计、团队合作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肯专研的学生应在评价时给予鼓励。


友情连接:
沈阳人才网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辽宁省教育厅
学校名称: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地址:新民市胡台镇繁荣3路
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